27.1.10

心甘情願


最近在網路上瀏覽陌生人的部落格,無意中發現不少媽媽部落族在她們的第一個孩子或第二個小孩陸續出生後,亦然放下了職場上呼風喚雨的姿態,回歸家庭,重新與尿布、奶瓶、柴米油鹽等劃上關係。

那些人當中,有很多都是非常獨立自主,學識很高的女性,她們心甘情願回歸家庭之際,也曾有過掙扎和考量,可是最終卻被生命中另一個最重要的人而感動,並牽繫著心裡最溫柔的一角,沒有太多的思前想後,就決定了當個全職的母親。

身邊也有一些朋友,她們也一樣放下了工作,放下了個人的抱負和理想,去成全另一個人的未來。然而如果你問她,子女的未來是甚麼,她或許也很茫然,可是就憑著那股工作時才會有的蠻勁,一點一滴消化在沉悶的日常生活中,消耗在尿布、奶瓶和柴米油鹽上,用一個全新的姿態來迎接一個全新的身份,不得不讓人欽佩。

我們的祖輩也一樣,把自己畢生的精力用於孩子,千辛萬苦也要把孩子們拉拔長大,那個時代是再窮不能窮教育,所以省吃省喝就為了讓子女熬出春天。

這段日子,我開始留意一個媽媽會有的形象,然後漸漸發現,女性必然會在家庭與事業之間徘徊,就像當初新婚之際,母親不斷叮嚀,要我偶爾下下廚,她總是說「一個女人不煮飯怎麼行?」做飯,好像是一個女人必須學懂的第一件事。

很多事情不在於應該與不應該,予我而言是要與不要。如果心甘情願那麼必然能夠勝任有餘。年輕的時候,我從來沒有想過把婚姻放進人生的規劃裡頭;當心中的夢想和理想在一步一步朝著計劃中邁進之際,我也亦步亦趨地經歷了生命脈絡中每一個不同的階段,那是有計劃的還是全然在計劃之外?我並不知道。

唯一非常確定的是,每一段路每一個轉變,都是在心甘情願之下完成,最起碼我不會在某一天,對某一個人感慨,如果當時有所選擇……。

23.1.10

想名字


對於自己的名字,說不上特別喜歡,但是因為取名的過程中有一段故事,因此,父親賦予我這樣一個容易記取的名字,在某種程度上,她予我而言就變得有了一定的意義。

小時候並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其實是瓊瑤小說裡,一個女主角的名字。

印象中最深刻的一次,是小學二年紀時的羽球教練一聽見我叫婉君,就稱讚是個好名字,他告訴我說,「婉」是柔順之意,我的父母必定希望我是個溫和的女孩。

談戀愛時,男朋友對我千依百順,唯命是從。有一天,他帶著很無奈的語氣對我說,在姓名學上我那「君」字是一國之君,是個國王君主,所以他只能一直像個士兵一樣在旁守候,等待發落。

我從來沒有解讀或詮釋過自己的名字,但是卻有不少人在我的名字方面發表過不少意見;有些人會親切地喚我一聲表妹,有些人喜歡為我找個叫「家明」的男朋友,有趣的是,小學時代有不少老師喜歡「婉兒、婉兒」地叫我……。這麼多年過去了,每當認識一些不諳中文的二毛子時,一告訴他們我是婉君,馬上就被記牢了。

現在輪到自己要為小孩取名字,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打從懷孕第一個月開始,我就不停地想、不停思索,直到這個階段,還有兩個多月的時間我就要和孩子見面了,卻還未給他想好一個名字。

要替一個人按上一個讓他一輩子都喜歡的稱呼──最起碼不要讓他嫌棄然後自己另改一個,真的不是一件易事。當初父親因為特別鍾愛「婉」,所以他把自己喜歡的字送了給他初生的女兒。

我並不想翻查姓名學或算筆劃或找個師父為我的孩子作任何終身決定,父母送給子女的第一份禮物,就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名字。我心裡對這個即將出生的孩子有哪些期待或盼望,也許就是從名字開始想起……。

16.1.10

其實男孩要這樣養育

你可能覺得男孩總是很調皮,總是給你惹麻煩。
有時他還很固執,不聽你的話。
其實,有些行為恰恰因為他是男孩,讓我們讀懂我們的男孩子,
然後你要做到:

多擁抱你的男孩
【誤區】:剛剛出生一個多月的小男孩已經開始東張西望了,但他很少專注媽媽,他大概不需要媽媽抱他。

【事實】:男孩需要更多的擁抱。1歲半之前,怎麼寵愛你的兒子都是不過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時間少,看起來好像更少依賴你,而且容易被別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臉,他更喜歡看那些移動的物體。但實際上,男孩大腦成長得比女孩慢,所以他們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們需要更多的關懷。他的肌膚需要通過觸摸得到滿足,獲得足夠的安全感,他更想讓你帶著他四處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險行為
【誤區】:男孩調皮搗蛋。帶他出去玩,他總是喜歡做一些危險動作,比如登高、從高處往下跳。媽媽們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們的行為。

【事實】:中國人傳統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靜,總是想辦法約束孩子的行動。其實,你應該時時刻刻想到,我們的小男孩是遠古時期的小獵人,他們需要廣闊的空間和自由的行動,他們依靠運動和攀爬來健康地發育他們的大腦。媽媽爸爸們不要束縛他。你需要在不幹涉他的前提下盡量保護他的安全,並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間判斷能力。同時,鼓勵你的小獵人多參加體育運動,多在戶外奔跑活動,各種感官綜合的經驗帶給他的是更健康的發展。

讓男孩走進集體
【誤區】:現在大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出於愛護和安全考慮,很多媽媽不喜歡讓小朋友到家裏來玩,也不願意讓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實】:男孩天生是群居動物,他們生性成群,在群體中學會社交、學會愛、學會生活、學會責任感和道德觀,並找到自己的歸屬。如果男孩在孩提時代沒有學會處理團體中的關係,缺少團體意識,將來就不懂得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也不可能和別人保持融洽的關系。他們尋找的是能讓自己放鬆、能給他任務、能讓他感到自豪的集體。家長應該適當鼓勵他們參與積極競爭的活動,比如體育活動,讓他們從中找到自己是誰。家長也可以設計具有挑戰性的任務,讓他在有挑戰、感興趣的氛圍中學到能力、技巧和責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執
【誤區】:一個2歲的小男孩想登上一個高高的童話城堡。但他太小了。媽媽告訴他你現在還不能玩這個。但男孩好像沒聽見還在看城堡。媽媽硬拉著孩子離開。

【事實】: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嘗試,這是睾丸素的作用。從襁褓期開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樣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歡接受他人的幫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卻不能夠很快地接受,他還是要堅持不斷地嘗試。男孩子對自己情緒的處理,比女孩子緩慢許多。這時,媽媽應該相信我們的小獵人對自己的判斷能力,並給他足夠的時間調整自己的心態。他接受事實後,會自己離開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強迫他接受你對他的幫助,會使他産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聽力不如你
【誤區】:你說了好幾遍,他也沒聽見。你覺得他是故意的不聽你的話,所以你很生氣。

【事實】:他就是沒聽見。男孩的聽力不如女孩好,特別是在他們非常專注地幹一件事情的時候,根本聽不到第二種聲音。這時,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這種陌生的噪音。你應該走過去、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對他溫和地講話,讓他同時有視覺、觸覺和聽覺的刺激,他才會從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轉到你身上。

體諒男孩的特殊表達方式
【誤區】:對你不滿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門、砸東西、喊叫、甚至敲牆。于是你訓斥他,展開一場嗓門兒的比賽。

【事實】:由於體內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憤怒,更需要發泄,侵略、冒險和競爭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體來表達他的情感的。他不會像女孩一樣,能用語言表達出「我生氣了」「我很難過」等情緒,即使表示對你的愛,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時男孩在非常高興的時候也摔東西,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這個小男子漢成長中的正常行爲。2~5歲男孩會越來越多地顯露自己的個性,這時,孩子容易發火,爸爸媽媽不要壓制他的反抗,否則可能會破壞他一生的性格。你應該告訴他什麽是更好的表達方式,他有能力、有責任也有時間去調整自己。同時給他發泄的機會,允許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樣東西比如沙發或者沙袋等,讓他捶打。

給男孩優秀的男性偶像
【誤區】:男孩的世界裏總是有很多女人,媽媽、姥姥、奶奶、保育員、幼兒園老師等。這些女人會給孩子最好的照顧,他還需要什麼?

【事實】:在人生的不同階段,男孩總是要在身邊尋找一位男性作爲榜樣來效仿。在過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員往往充當這個角色。如今獨生子女家庭,多數男孩缺少叔叔、舅舅這樣的男性親屬。男性榜樣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師。當男孩說「我喜歡某位男性」或「***很不錯」等話語時,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否可以認同。因為男孩子已經把他作為了榜樣。

幫助男孩表現自己的同情心
【誤區】:小貓咪病了,鄰家小女孩不斷地撫摸著小貓咪,表現出無限的同情。兒子卻冷眼旁觀,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實】:男孩同樣有同情心,只是現實社會嚴重抑制了他們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樣用語言和傾聽來表達自己的關切,他們更注重自己能夠為對方做些什麽具體的事情、給予對方切實的幫助。當你情緒不好或者身體欠佳的時候,女兒也許會陪伴著你,給你說些甜蜜的話語,兒子卻會用實際行動表達他對你的關愛。也許他會笨手笨腳地給你倒一杯水,也許他會積極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媽媽操心。了解男孩的這一特點,也有助於我們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親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鮮花的時候,愛人卻給你買來烤鴨,也許你會少一些怨氣,多一分感激。

幫助男孩認識他們的英雄主義
【誤區】:4歲的兒子做什麽事情都喜歡首當其沖。這孩子太莽撞了。

【事實】:這是男孩一種本能的反應。男孩通過「自我犧牲」來發現「我是誰」和自己的「個人力量」。他們在共同奮鬥中和諧友誼,可以爲了理想獻身。所以家長要告訴他們冒險和使命的衡量標准,並給他們安排一些諸如「倒垃圾」的小任務,告訴他這些小任務也可以讓家人很舒服。衣食無憂、萬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學到很少的冒險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勵男孩去發現自我價值並實現它。在鼓勵中,告訴他最有意義的是實現價值的過程,而不是最後的結果。

教男孩學會自律
【誤區】:鄰家小妹妹剛走進房間,兒子就揮起手中的「金箍棒」打過去。不懂禮貌的孩子應該狠狠教訓他。

【事實】:男孩有很強的進攻性,父母應該教育我們的孩子懂得自己的價值,了解一種規範來約束自己的行爲。我們可以通過教男孩懂得價值觀、道德觀實現他的自律。電視節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訴他什麽行為是好的。

13.1.10

異鄉人


飲食這等事,有時因人而異;有時區域因素。
前些日子約了吉隆坡的朋友在芙蓉吃飯,朋友第一次到花城,他把這座城市當作一個小鎮般看待,所以「探幽」的興致很高。

我的朋友很講究吃喝,有事沒事就駕著車子到處找好料,馬來西亞的每一個城鄉他都走遍,唯獨最靠近吉隆坡的森美蘭州,他卻從來沒有到過。

朋友的理由是:想不到芙蓉有甚麼好吃、好玩的。

既然這樣,我就趁機帶他到市區、到巴剎吃個夠。

十九歲之後我就離鄉到 K 城讀書工作結婚,這幾年往返兩個城市之間,卻從來沒有意識到食物和飲食習慣之差異。

我不是食客,不會為了某一種食物驅車遠赴。朋友來芙蓉忙的是公事,但是為了滿足他的食慾,一有閒空我就安排他的飲食去向。

在大巴剎給朋友叫了一碗客家麵,只吃一口他就說「那醬料和吉隆坡的不同,豬肉碎炒得很香,吉隆坡的卻太乾」。

吃板面時(芙蓉人以前管它叫麵粉茶粿),他和店家要一碟有酸柑的辣椒醬,老板聽了老半天不懂他講甚麼,就說這裡只有放青椒和蒜泥的醬料,沒有別的選擇。

在沉香吃姨婆老鼠粉,朋友奇怪老鼠粉為甚麼是由瀨粉炮製而不是傳統的尖尾巴老鼠粉,我啞口無言。

來到新儒記牛腩粉,開始擔心兩城之間還有甚麼不同的吃法是我不曾注意的。新儒記的牛腩經過長時間滷煮非常可口,再搭其他配料如花生、酸菜和芝麻等,只見朋友滿足得打了個飽呃,我終於放下心頭大石。

我一直以為很熟悉芙蓉的飲食和玩樂,可是卻從來沒有留意到這些小細節。開著車子載著一個異鄉人走在家鄉的路上,我卻有一種深深的體會──彷彿自己也變成了異鄉人。

4.1.10

生氣的源頭


上個月出席了一個講座會,談論的主題是「情緒壓力」。

出席講座的人以在職女士居多,少部份是家庭主婦,而男士卻是現場最稀少的人種。

我一個人出席,V 本來答應陪同,可是後來因為有要事走不開,結果只好孤伶伶一個人坐在一角,小心觀察和聆聽。

如果要通過一個兩小時的講座,學會情緒智商並因此消化了自己的壓力,那是不可能的事。不過,聽講座和讀書一樣,在那沉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兩件事讓你突然頓悟,或成為借鏡,那麼就值回票價。

座上有個在職媽媽提出疑問:「我經常打孩子,她今年三歲。打了孩子後我又害怕又心疼,怕有一天她和我不再親近。三歲小孩到底能記住多少事?我該怎麼辦?」

主講人郭紅蕾的回答非常干脆:「妳打孩子的原因是甚麼?是對她有所期待還是惹妳生氣了?」

在職媽媽:「她惹我生氣。下班回到家已經疲倦,可是卻發現她不做作業,不聽話而且很頑皮。」

主講人反問:「一個只有三歲的小孩,妳能期待她做些甚麼?她能成就哪些大事?孩子那麼小,她今天無法對妳的情緒作出反應,但是這將會是她記憶中的一部份。試問,妳生氣的源頭在哪裡?肯定不會是因為回家後看見孩子頑皮而生氣吧?」

在職媽媽不再表態,現場的氣氛突然冷了下來。有人是否開始在思考了?

我們的教育指導一個人要控制脾氣和情緒,然而正確處理各種情緒的方法不是壓抑、排斥、否認或忽視真實的感受。相反的,是在情緒出現時,在它自然流露的同時,我們要合理的區分、發現並利用這些信號,以及信號產生的原因,才能真的避免所謂的「壞情緒」。

當我們開始發現或觀察自己的感受時,「情緒」已經減少很多。

2009 的歲末


幾天前獨自在路上開著車子時,心裡還盤算著今年聖誕節要如何度過,這才想起去年我是陪著一個身懷六甲,身材愈來愈臃腫的友人一起吃了一頓聖誕晚餐。

在那之前,從來沒有一個人讓我摸著她的肚皮時還能真實地感受到一個小生命在體內滑動的感覺,因此當我碰觸到忽起忽落的肚子時,驚訝得張大了口,不可置信地望著友人。面對生命的最初,我們笑成了一團,兩個傻傻的女人在一對對小情人卿卿我我的氛圍下,以非常愉快的心情吃完了2008年的聖誕大餐。

而今年,我在開著車子的當兒,就在一個轉彎的路口處突然想到,是時候該陸續採購嬰兒用品了。

晉入這一年的最後倒數階段,我卻出奇地並沒有一如往常般回想過去一年來的點點滴滴。扭開收音機聽見電台DJ在訪問聽眾一年之計時,我的腦袋卻空空如也。心裡暗自惴測:慘了,怎麼歲末的心情竟然那麼平靜?

年少的時候不甘寂寞,追隨大隊在零晨時分齊聚在市區一起倒數迎接新年;我記得某一年年終,有個朋友剛拿到新車,興致勃勃載著我飛奔到才剛剛啟用不久的雪邦國際機場看飛機升起降落。在新的一年來臨前夕,我對著漆黑的天空許下了一個願望,說總有一天要到希臘旅行。

當時沒有乘搭過飛機,第一個想去的國度就是歐洲的東南部,世界有多大在年輕的心裡充滿了期待。

後來我去了好幾個國家旅行和公幹,第一次踏上的陌生國土也不是希臘。雖然每次來到歲末都會不期然的記起年少時許過的願,我的希臘之旅卻不曉得會在哪一年哪一天實踐。

這些年來暗自許過不少願望,有的一步一步實現,有的慢慢漸進,有的已經圓滿圓夢,每一次都是滿懷著希望和感恩,度過了一年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