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10

獨處的時光


朋友以為自從有了宸恩後,我會很忙。當他們在面子書或是MSN遇見我時,都感到意外。

如果說目前的生活在有了小孩後和沒有小孩之前,若差根本不太明顯,好像說得通又彷彿不對,但是很肯定的是,我們都已經缺少了獨處的時間。

白天用來工作,晚上用來逗兒,深夜要餵奶,我從來沒有試過一段日子是不屬於自己的,是完全屬於一個嬰兒的。

不得不承認,有了小朋友後個人的時間和生活全都專注在小朋友身上了,慢慢地,慢慢地,我開始發現自己一點一滴的消失。

所以,近來一逮到機會就獨自在外頭吃飯,一星期總有一兩天吧。說實在,我是頗享受獨處的時間。一個人靜靜地吃頓飯,看看書,煲下電話粥,安安靜靜地消磨三、四個小時。然後再開車回家,打開家門的剎那,我又恢復了一個母親的身份,融化在兒子天真的笑容裡。

我需要獨處,我也注重有沒有獨處的空間。

談戀愛時,我會和情人保持獨自一個人的時光,不被他打擾,拒絕情話綿綿,不想只是兩個人膩在一起。我認識一些人,很害怕獨處,他們總是覺得無聊,嫌悶,怕寂寞。所以往往忙著找人來塞滿空出來的時間,可是在人群中感到孤獨,不是更寂寞嗎?

獨自一人時,我最喜歡逛書店,鉆進書堆中好幾個小時,沉浸在書海裡,整個人好像只有我和書中的主角在對話,不需要顧忌太多,不需要得到認同。或者,看一場電影吧,甚麼類別的電影都無所謂,試過有一次看「一個都不能少」,自個兒哭得哂哩嘩啦的非常痛快,最後卻因為有個陌生人給我遞了一包紙巾而停止流淚,從此獨自看電影時,會在開場前另尋一處沒有人坐在旁邊的空位,好好享受自己開心自己笑,自己流淚自己拭。

獨處時就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傾聽內心最真實的告白,找回一天消失一點的自我,是一道出口,也是入口。

我不希望當了娘後情緒沒有渲洩的方式,在某種程度上,我還天真地以為自己回到未嫁時,那個時候的我,只需要對自己負責就好。

23.7.10

心底的地圖


初中時讀地理,攤開馬來西亞地圖看見每個角落標誌著山川、海洋、道路、城鎮等符號時,腦袋彷彿馬上分泌出一種教人渴睡的激素,地圖上形形色色的標籤讓我覺得枯燥,我的視線開始模糊,我的心情變得煩躁。

那時期,地理科的試題一般都在考驗我們對馬來西亞每個州屬各別出產的農產品、地形、環境、天氣和人文等等知識。呵,青春美好的歲月裡卻要把那些標誌、資料、記號、數據牢牢記在腦裡放在心上,是多麼無趣呀。

我的地理老師,從初一到高一都由同一人教課。她剪著一頭長年不變的直髮齊裝,中間分界,戴著一副塑膠眼鏡,講課時的語調平平,把有趣的火山爆發、海嘯等講得好像在背書般,我坐在悶熱得叫人發狂的課室裡,一邊翻著地理課本,一邊試圖從那顆蕃薯形狀找出居住的城市位置。

我承認,那時候的地理課,對我一點意義也沒有;那些數據與資料,背完之後就拋諸腦後。

直到大專時期,經常與一些志同道和的朋友穿越了一個又一個州屬,去了一些尚未開發的森林,爬過了幾座小小的山頭後,漸漸愛上地理,漸漸懂得欣賞我們的山川與河流,了解那堆數據與資料在一段旅途中的重要性。

少年時常常夢想要周游列國,可是真正拎起世界地圖一看,薄薄的一張紙上印製了那麼多、那麼遙遠、那麼陌生的名字,才知道自己孤陋寡聞。

最有趣的是,每次攤開地圖,讀著一個又一個陌生的地名,有些城市聽聞已久,在地圖上慢慢尋找才知道──哦,原來她就座落於此。

我希望有一天,擁有一張很大很大的世界地圖,就讓它貼在書桌前方,每次抬頭一看,就瞄到還有多少地方還未實踐,想像著有一天,瀟灑地揮一揮衣袖從此浪跡天涯,或者尋找心目中的香格裡拉,沒有憂傷和煩惱,安安靜靜地生活……。

如果,真的有那一天。

20.7.10

自娛


宸恩自個兒玩時,發出的叫聲愈來愈響亮,
對面家的鄰居阿姨也來敲門
探看這小娃娃在玩甚麼

昨天下午我忙著工作上的事
沒空理他
結果,他一邊玩一邊叫一邊笑
轉頭一看
我也笑了


看,他多會自娛娛人
那兩片用來墊在他頭上和裹著他身體的尿布
竟然被他亂扯亂咬
最後變成這個模樣……


獨自玩了四個小時
又叫又笑的
也許太累了,睡著了
我完成工作轉頭一看
宸恩已經睡得很香
還笑呢!

16.7.10

像個小偷


我現在好像個小偷
偷偷地在房門張望
看看宸恩為何靜悄悄地沒有發出聲音
要是發現媽媽就在附近
他會啊啊啊要媽媽抱


我現在好像個小偷
偷偷地洗衣煮飯
輕輕地儘量不發出聲音
要是被宸恩知道我忙我的家務事哪裡得了啊
他會嗯嗯嗯
要媽媽陪
我現在好像個小偷
偷偷地在清晨四點起床工作
偷偷地寫稿(報紙專欄的死線天天逼近)
偷偷地研讀小朋友的皮紋檢測報告(會面日期逼近)
偷偷地看書看光碟
要在宸恩轉醒之際完成所有的工作
那麼才能專心地陪伴小貝比


我現在好像個小偷
講話要輕聲細語
看電視要調低聲道
如果把睡夢中的貝比吵醒
獨處的時光就會消失

三個月大的嬰兒
不再吃飽睡睡飽吃
做起事來要快手快腳
否則只能等他睡覺時
做小偷

15.7.10

退場的方式

圖片源自網路
上星期天開車前往巴生途中,接到了表姐的電話。她隔著聽筒,喚了我的名字好幾次,卻講不出話來。

我一聽,心中有個譜,靜靜等候她的答案。

表姐深吸了一口氣,終於把那句很難很難才能啟口的話,通知我說姑丈在醫院逝世了。

一個再怎麼堅強的人,當知會身邊親友自己的致親永遠、永遠離開我們時,是很難找到一個覺得舒服的出口,每每到了那個關頭,那一句話,卡在喉間,只有輕輕的哭訴,或者哽咽,才能委委道出。

姑丈生病有一段時間了,他入院時宸恩才初生我還坐著月子,不便探望,只好通過電話慰問。當時還計劃等小貝滿月後帶他去探望姑丈,豈知在這短短一個月裡,我們從此不再見面。

每次出席喪禮,我難免幻想自己會用甚麼樣的方式來和親人告別。到了知道自己大限將至時,是不是所有的回憶都會像倒帶一樣,一個片段接一個片段,陸陸續續湧現在思緒裡。

我也害怕別離,所以很珍惜每次的相聚。如果到了那麼一天我要永遠和愛人親友說再見時,相信心中會有許多依戀與不捨。

回顧人的一生,有時難免感慨,到底這匆匆的一生其意義何在?我們從成長到青春期,努力學習努力玩樂;到了青年階段,我們工作打拼;步入中年,為生兒育女忙碌;老年時又回到了原點,雖然裝了滿滿一箱的成就、榮譽、記憶、喜怒哀樂,但是這些虛虛實實到頭來也只能讓自己一個人空空的退場。

如果生命的結束並非措手不及,我能有一個屬於自己退場的方式,那麼希望那一天到來之前,可以圓圓滿滿地和所有的親人朋友來一個緊緊地擁抱,祝福身邊的人繼續熱愛生命,努力生活!

13.7.10

連在一起


從前
繪本不會列入我的購書清單裡
懷了宸恩後
第一次認認真真地研究繪本
這才發現
在繪本的世界裡
是那麼有趣

宸恩的第一本書
第一次聽的故事
是三浦太郎的「連在一起」

簡單的插圖
簡單的顏色
簡單的句子
強調萬物之間緊緊相連在一起

讀繪本時
宸恩很興奮
手在揮舞腳會踢開
一直呵呵呵的輕喚


當初買繪本
並沒想過這本書的魅力在何處
現在終於明白
它為何會高踞日本幼兒讀本的榜首

每當我們重復著那一句「連在一起」時
就會很自然地靠著宸恩粉嫩的臉頰
小娃娃也會用他的笑聲「咯咯咯」回應

就是這樣
爸爸媽媽還有寶寶
連在一起了

翻身



宸恩這幾天很忙
早上九點睜開眼睛後
不肯再睡覺
要媽媽陪他講話陪他玩
如果當天沒有工作不必會見家長
我都會全副心思落在宸恩身上
陪他瞎忙

三個月三天大
他步入另一個新階段
開始嚐試翻身了

這幾天睡在自己的小床上
小小的身軀就忙著轉向左邊或右邊
每次轉到一半卡在半途
小娃娃嗯嗯叫找救援

看他努力的樣子
翻轉身體時滿面通紅的神情
就覺得有趣

8.7.10

一棵開花的樹


少年時,我特別鍾情於台灣女詩人兼畫家席慕蓉的詩。

第一次接觸席慕蓉,是在一個非常偶然的機緣巧合下──還記得當時為了給即將慶生的好友選購生日禮物,我在一間從父輩時代就已經營業的陳舊書店裡發現一個裝放雜誌書物的米白色粗布袋子,袋子上提了一首小詩: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第一次讀到這麼優美的詩句時,我十三歲,並不知道這首詩出自誰的手筆,我的驚訝源自於一間小小毫不起眼的書店裡,竟然販賣一隻富於文化氣質的袋子,而這隻袋子剛好被我選中。

隔了很多年,我買了一本席慕德的「初唱」,進而認識她的妹妹席慕蓉,然後我開始接觸她的詩。

我相信緣份是非常奇妙的,就算這僅僅是一名讀者與作者的初遇,也這般讓人深刻。那年,我終於知道十三歲時讀到的小詩原來只是前半首,而那首詩有個美麗的名字「一棵開花的樹」。

詩是這樣寫的:

如何讓你遇見我
在我最美麗的時刻
為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祂讓我們結一段塵緣
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
長在你必經的路旁
在陽光下慎重的開滿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當你走近/請你細聽
那顫抖的葉是我等待的熱情
而當你終於無視地走過
在你身後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
是我凋零的心

每次重讀「一棵開花的樹」都讓我有不同的感受和體悟,十三歲那年與她初逢的驚艷,在隨著年齡漸漸增長,當年激昂的情緒經已沉殿,我開始發現她的情深意重。

席慕蓉和我,標記著的是一段少女的心事。那段青蔥、脆弱又敏感的年少,慶幸有詩相伴,讓我能在優美的情境中安然成長。

儘管多年之後我已經不再讀席慕蓉的作品了,可是種在心底的那些詩啊,回憶啊,卻很難忘記。正如同我們的成長一樣,一個階段有一個階段的面貌,過了這個階段,再要往回走就是強求了。

6.7.10

好康報報看


「成功父母教育論壇」今年已是第二屆了。

這一次,我們成功邀請到赏识教育倡导者──周弘老師及親子教育家李政学博士現場演講。

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法、MS斯特娜的自然教育法、蒙台梭利的特殊教育法、铃木镇一的才能教育法、多湖辉的实践教育法、周弘的赏识教育法。

如果你想掌握最新及有效的赏识教育法,那麼就不容錯過這一次的講座會。

「成功父母教育論壇」詳情:
日期:11/7/2010
時間:9am - 5pm
地點:HGH Convention Centre 王岳海大禮堂
票價:RM100/pc

有興趣出席者,可以直接電郵 qqjune@hotmail.com 向我索票。

也許周弘和李政學對你而言很陌生,也許不。反正現代社會只要谷歌一下,很多資料就會顯現。

在此,我也簡單地和大家分享一下唄~

赏识教育倡导者----- 周弘: 
被誉为“中国第一位觉醒的父亲” 、“第 一位发现孩子没有错的教育家” 、全球第六届热爱生命奖得主、北京 市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首席专家。
 
一个普通的父亲,用其20年的生命探索出的赏识教育,不仅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硕士,而且改变了成千上万孩子和家庭的命运!中国国内外近千家媒体争相报道他创造的教育奇迹!他被誉为“赏识老爸”。

他用赏识教育培养了一批早慧儿童,并将这套方法向世人推广,让健全孩子分享,使成千上万的孩子受益,使许多因孩子教育问题走入困惑的的父母从他身上感到了希望,他也从一名普通家长成为了全国著名的赏识教育和家庭教育专家。 

周弘的理想是:让赏识教育走进中国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每一所幼儿园和每一个社区。让所有的父母和老师都掌握赏识教育的方法,学做最杰出的父母和老师、培养最优秀的孩子和学生。

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素质教育的好理念。它是实现自身和谐、家庭和谐、亲子和谐、团队和谐的秘方;是和谐社会的细胞工程。

赏识教育的基本理念 :  
没有 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农民怎样对待庄稼,决定了庄稼的命运;家长怎样对待孩子,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农民希望庄稼快快成长的心情和家长希望孩子早日成才的心情完全一样,但做法却截然不同:庄稼长势不好时,农民从未埋怨庄稼,相反总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我们孩子学习瓶颈时,家长却更多的是抱怨和指责,很少反思自己的过错!

赏识教育的本质: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

赏识教育的奥秘:
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孩子觉醒,让孩子的生命状态得以舒展!赏识教育是让家 长成为教育家、使孩子舒展心灵、发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人性化、人文化的家庭素质教育好理念,赏识教育的推广有益于保护孩子成长的天赋,激发 孩子内心的潜力,把成长的快乐还给孩子,是让天下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长的思想和方法。

***********************************************************************

李政学:

美国彼士顿大学心理学博士、 马来西亚讲师协会署理总会长、EQ教育培训中心首席培训顾问、2002年度亚洲8大讲师之一、美国国际大学教授兼马来西亚首席代表、美国剑桥国际学院马来西亚监考官、 美 国柏林顿大学心理学教授。

李博士主要是用心理学,针对现代父母的困境,解决了0~13岁子女的教育难题。

李博 士指出其实我们大家都很想把孩子教育好,可是,往往因为没有相关的窍门和技巧,结果就是适得其反。李博士所运用的窍门与技巧就是:无需打,无需骂,无需喊,无需发脾气,而要的是现代家教三步曲:一是“爱心”,二是“惩罚”,三是“鼓励”。

在实施教育三步曲时,李博士特别强调要“三管齐下,一块进行”。如果只选其中的任一或任二项,将无法达到效果。

李博士在讲到“爱心”教育时很有新意。其实我们平时对于爱字,真得是很难说出口,就算是心里想,到口都是不好意思说的。李博士的讲法就是爱就要大胆说出来,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并记入心中。

李博士在讲到“惩罚”时,特别指出这一条一定要在表示了爱心的前提下进行,否则会令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及加深彼此之间的距离,并强调坚决不用打骂的方法,而多用隔离法,搞点面壁思过,或者拉拉耳朵,做做蹲起的动作,对犯错误的孩子不能迁就,让 他做点不舒服动作,实为“冷处理”。做了错事的结果,就是令自己不舒服,久而久之孩子自然不会再去做会令自己不舒服的错事啦。

李博士在讲到第三步曲时说,要及时“鼓励”犯毛病马上改正的孩子;对好孩子更要“鼓 励”,不要预先承诺,当孩子有进步出成绩之后,再用物质奖励,事先不告诉他,让孩子感到惊喜。如果事先就讲好条件的成果,是没有作用的。这样的后果将会 是,没有奖励孩子就会不认真了。

听了李博士的讲座,很受启发和教育。也发现了好多以前我们教育的误区,总以为不听话就一定要批评,其实不然。更多的鼓励及表扬,对孩子会有更好的效果。

4.7.10

把他吻醒


我很喜歡看宸恩睡醒前的模樣
特別是他睡得很飽,不是餓醒哭鬧時

在微醒與睡夢之間,
他瞇著眼睛,發出一點聲音
有時是嗯嗯嗯
有時是一朵微笑
也有的時候他會扁扁嘴,要哭了

知道他快要張開眼睛了
我就俯在他身邊
靜靜等待
等待他一張開眼睛,第一個看見的人是媽媽
等待他對我露出一個睡飽滿足的,甜甜微笑
等待他伸伸懶腰,一幅意猶未盡的樣子
等待他嚅著嘴角,好像要討奶喝的樣子

打從心底
我沒有把他當作一個不懂事的嬰兒看待
喚醒他的時候
就像喚醒情人一樣
輕輕的一個吻,
把他吻醒。
當我們在一起,
這小小人兒不也是我的一個伴嗎

2.7.10

我不乖?


有些人叫我多寫一些關於皮紋檢測的真實故事,但是這些和當事人的對談需要一些時間整理才能成文,而且還得獲得故事主人翁的同意,不介意與其他人分享。

話說上個星期我見了一個家長,他的小朋友今年十歲,是家中的老三。

老三的爸爸媽媽都是專業人士,在一家跨國公司負責財務部。他倆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不管是才藝還是語文數理,一星期七天幾乎都把孩子的時間表排得密密麻麻。

他們撥電找我為老三做皮紋檢測時,一直強調這個兒子是個極其難搞的小朋友。

皮紋檢測報告在我們會面的第四天後出來了,根據老三的報告顯示,其先天智能(十大力)分佈強弱程度,以「管理力」和「音受力」在排行序位中居於第一、二。

也就是說,老三的听觉能力非常强(對聲音、講話情緒、音樂等的感受能力),他对于所听到的是非常敏感的,尤其是音调和說話的語氣。所以當爸爸或媽媽在与他对谈时,要注意自己的音调,家長在和他的溝通過程中,聲音的輕、重、緩、急會令他感受特別深刻,加上他是個自尊心很重的小孩,如果說話的語氣很重,將造成親子之間不必要的誤會。

由於音收力強,我建議父母利用声音教学,如:選購有聲書或帶他出席一些講座/故事班等,通過「講解」「對話」「聲音」「問答」等的方式來指導他,让他可以有更好的吸收及发展。

此外,老三在内省和對目標掌握能力偏高,加上是個認知型、以目標為導向的人,因此我也鼓励父母多讓老三參與團體活動、生活營等,讓他在群體中學會社交、學會愛、學會責任感和道德觀。

我相信,如果在孩提時代沒有學會處理團體中的關係,缺少團體意識,將來就不懂得發展良好的人際關系,也不可能和別人保持融洽的合作關系。因此,對於一個喜歡自己作主的人,可以從小让他在家里开始做个小小领导人,一些家務事可以交托於他負責,让他在熟悉的环境下开始学习,父母的角色是從旁指導(不是指責哦)和提點,那麼他才会对自己所做過的事情加以反省。

認知型特質的小朋友,家长可提供一些意见给他选择并提醒专注,提供他一些参考的意见,而不宜为他做决定。

對老三這個孩子而言,他不一定是個難搞的小人物。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他的特質,在相處時就會有所誤會和偏差,就像老三,他聽力強,自尊心重,愛面子,而且自我管理的意識高,如果他凡事都得聽命做事,沒有發表個人意見的機會,日子一久,當然會和爸爸媽媽鬧脾氣咯。

媽媽的風景畫



我兒
你開心的笑容

是媽媽今生最喜歡看的風景



1.7.10

感冒了


星期五的下午,飄起了綿延不斷的細細小雨
傍晚時分,天氣開始轉變
住在高處,有一種秋高氣爽的冰涼

徐徐吹送
我和宸恩在客廳玩樂
談談說說笑笑,他樂得張大了口呵呵笑

漸漸地
風,越吹越狂
從玻璃門的小縫裡穿進客廳
呼呼作響
外面天色突然轉暗
轉眼就下起了大雨吹起了狂風

小貝比當場打了幾聲「哈七」
我卻不以為意
把他帶進房間替他抹涼換件長袖衣
鄰家的小男孩來串門子
我抱著宸恩在門口與小男孩哈啦

就這樣過了一個晚上
我們一家三口在冷冷的夜裡沉沉睡去
到了深夜
開始聽見宸恩咳嗽
喝完奶後還吐了一泡痰
這時才開始意識到,貝比著涼了

觀察了一天
我決定帶他看醫生

宸恩兩個月十七天大
因為媽媽粗心大意,生病了
我心裡很懊惱

看見他難受的樣子
就是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