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09

EQ 的重要性


由於是一名皮紋檢測師的關係,我常會和父母、師長、學生或各行各業的上班族接觸。

撇開檢測者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我在他們的身上發現一個共通點,即是當一個人在衡量自身的能力時,往往只著重於智力(IQ)的高低。

在多元智能皮紋檢測的報告中,其中一項是檢測個人的 4 大商數比重分佈,即情緒智商(Emotional Quotient),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 逆境商數(Adversity Quotient)及創造力商數(Creative Quotient)

一個人的能力,是由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兩部份組成。而衡量一個人非智力的重要指標是人的情緒智商EQ。許多學者認為,EQ比IQ重要,它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然而,我國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以及一般的人生觀念,往往忽視了EQ的重要作用,而只注重於孩子的智力開發和培養。

EQ 包括情緒的自我感知能力、調節能力、控制衝動能力、自我激力和人際交際能力等 5 個部份。

EQ 的重要性表現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它決定了個人主觀上認為生活是否順心,也會影響個人與他人(如家人、朋友、配偶、上司、同事、客戶)之間的關係,甚至會影響學業及工作表現。試想:一個不能處理好自己情緒的人,必定很容易受情緒所左右,表現出衝動的行為,因而破壞人際關係;如果與身邊的人不能相處融洽,不論在家庭、學校及工作環境中都存在不滿的情緒,覺得大家都對不起他、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或者陷入深深的自責中,形成惡性循環,當然活得不快樂。

相反地,若能敏銳地察覺自己及他人的情緒,坦誠面對自己的負面感受,同理對方的感受,不任意批評,並且將生活中的困境視為合理的挑戰,有堅定的信念去完成艱鉅的任務,對人、對事做出適切的反應,那麼就容易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這樣一來,許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以工作為例,相信很多人都曾經覺得工作是否順利圓滿,往往不是由能力決定,而是你能不能打開心扉傾聽同事或上司的不同意見,能不能將個人的好惡、利益與工作區分開來,將人際衝突的阻力化為助力,才是成敗的關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