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4.10

產房外


懷孕時,我為自己作了許多心理準備,看了很多書以了解整個生產過程。當時一心一意以為自己可以自然分娩,所以完全沒有了解剖腹產的過程。

坐月子期間,除了哺乳非常勞累,我的生活還算平常。昨天看回一些育嬰和懷孕的書籍,讀到剖腹生產過程中的圖與文,我的眉頭皺了起來。回想分娩之際從陣痛到突然宣佈要剖腹產,心裡還留存著不安和恐懼,感恩的是我們母子都平安度過。

和朋友談起她們對生產這回事有多少印象時才發覺,無論一個人在事前做了多少的準備功課,生產時或生產後總有些突發狀況會讓一個新手媽媽無法招架。

產後第二天,寶寶出現黃疸症狀,母子倆須留院五天。那短暫的五天可說是一個漫長的日與夜啊。從哺乳的奶水分泌到寶寶的黃疸素問題,身邊常會有許多善意的聲音告訴你該與不該的做法。你的心要非常堅定,才能分析和過濾所有的資訊,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孩子需要甚麼。

記得某天夜裡,小孩不肯接受光療,一直撥掉眼罩,哇哇大哭。在藍色燈光的照明下,他小小的身體紅通通,熱呼呼地;看在眼裡,我的淚水莫名往下流,心裡疼得要死,一邊呵護著哇哇哭的嬰兒,一邊把他推向燈罩下照明,那股就快要瓦解的意志力被我強壓著。

回到家門已是第六天的事了。我才有一點心思來關心另一個男人──那個默默忙著打點我們母子飲食健康的丈夫。

問起他當時被醫生阻止進入手術房,只能站在房外等待的滋味和感受時,他淡淡地說了一句:「緊張和擔心,負面的想法一直湧現,要非常督定地把這些負面意識收在心底不讓它跑出來,要非常樂觀和充滿信心。」幸好當時我們的父母都前來為他打氣,才不會那麼孤軍作戰。

如今回想,生孩子不是你想怎樣生就能怎樣生,有時候你的孩子本身也有他自己的一套。

歷險記


從陣痛到決定剖腹生產的那一刻,我還記得非常清楚,這些點點滴滴在產後的第三天回想時,心裡還有些害怕和緊張,彷佛那幾個小時在產房裡的,前所未有的痛,還停駐在身體裡折磨著……。

預產期過了三天,我的肚子還沒有動靜。原已打算接受醫生的勸告進行催生,誰知天算不如人算,我的孩子就在決定催生前一天,捎來了喜訊!

陣痛的感覺一點一點來襲,躺在產房裡時已是晚上 8 點,醫生說他會在半夜 1 點 30 分再來觀察情況。就在這幾個小時裡,我面臨了長久以來曾經幻想過的陣痛畫面, 雖然丈夫在身邊陪伴著,可是卻無法減輕任何疼痛感,他只能眼光光地看著我在床上扭來轉去。

產房裡有一面時鐘,我不停地抬頭看時間,暗地裡期待著所有的痛楚可以「咻」一聲劃過轉眼就來到了凌晨 ,可是時間卻慢得像一隻烏龜。在陣痛的過程中,常有那麼一小撮時光,我能出奇地冷靜和清醒,可以清晰地聆聽自己的身體和小生命的沖力,我叮嚀著孩子:你要做個勇士啊,要和媽媽一起努力。

晚上 11 點 30 分 ,心電圖顯示孩子的心跳突然下跌,主治醫生表示不能自然分娩了,他要我馬上進行剖腹生產,在短短的幾秒時間,我根本沒有機會思考該怎麼做,醫護人員已團團圍繞在我眼前宣讀一則輸血協議書,內容大約是說如果在手術過程中有任何問題需要輸血,而我不幸從這些血液中感染 HIV 等等,本人需自行負責……。

我很混亂,我覺得昏眩,那幾乎是一邊忍耐痛楚一邊提醒自己要冷靜,我還要為肚裡的生命著想呢,但是,為何在這種情況下要我簽文件?為何他們不讓我的丈夫代為作主?

擾攘之間文件最終簽下了,護士馬上送我進手術室,但是丈夫不允許陪伴。我一個人,在若大的手術房裡,只覺身體莫名地在發抖,要咬著毯子牙齒才不會打架。

我記得當時和醫生唯一一次的對話是:「請你一定要照應我和孩子的生命。」

生產後的第三天中午,回想起分娩之際的忙亂時,最後,忍不住大哭一場。

24.4.10

解開孩子的交友問題


通常3~6歲的幼兒多已進入幼兒園,開始面對「在群體生活中交朋友」這件事情。不過,不同個性、不同年紀的孩子,在友誼上表現也大不相同。猜猜看,其他家庭孩子的交友難題和你家的相似度有多高?

Q1. 孩子認定的「麻吉」變成別人的好朋友,他覺得很受傷,我該怎麼幫他?

「龐龐說我像跟屁蟲,他現在都只跟小志做好朋友了。」有些孩子情感豐富,認定別人是好朋友,但是太過依賴或黏膩時,可能朋友反而會不想理他。這樣的狀況跟孩子的個性,以及兩個孩子對「朋友」認知上的不同有關係。2~5歲之間,孩子大都是因為共同遊戲而聚集在一起,就算常常換朋友,孩子也不是那麼在意;但5歲以後開始有較固定的好朋友,才比較會出現因「麻吉」跟別人好而傷心的情況。

給爸媽的對策:

每個孩子因個性及成長經驗的不同,表現出來的人際互動和情感也不同。情感發展較早熟的孩子,比較在乎自己與友伴間的互動狀況;沒有兄弟姊妹的孩子則偏向喜歡與比自己大一點的友伴相處,因此被嫌「跟屁蟲」的機會也相對多一些。

爸媽面對孩子傷心時,請先接納孩子的情緒,給予安慰,傾聽他的感受和傷心;另一方面,也要讓孩子了解同伴的立場與想法,例如:好朋友可以不只一個,有時候也可以跟不同的人玩。平日請多和孩子討論與友伴相處的感受,讓他知道朋友相處模式有很多種,讓他慢慢學會「好朋友之間除了一起分享,也要讓對方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不必整天黏在一起」。此外,幫助孩子擴展他的友伴群,找到新玩伴,也是撫慰受傷心情的方法。

Q2. 孩子跟我說沒人要跟他一起玩,請問我該怎麼辦?

「我不要去學校,都沒有人跟我玩。」這是孩子不肯上學常見的理由。進入新團體多半需要適應期,如果孩子是學期中才進入幼兒園,或是下學期才開始上學,這時別的孩子們已經互動一段時間,形成自己的小群體,新加入的小朋友如果個性比較內向或愛哭,就不容易很快融入群體中。當然,有一些孩子長期抱怨沒有朋友,這可能就牽涉到孩子的個人特質與行為了。

給爸媽的對策:

孩子抱怨沒朋友時,爸媽必須先釐清問題,例如:孩子是每天都沒有朋友一起玩,還是那一天剛好某個小朋友不跟他玩;趁著接送孩子時,聽聽別人眼中的他是怎樣的小朋友。當孩子的困擾是因為太害羞、不會表達想要一起玩時,爸媽可以提供改善的方法:例如教孩子打招呼的方法、練習說「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或者由爸媽示範向小朋友說:「小玲可以跟你們一起玩嗎?」

在學校裡,老師的角色對幼兒結交朋友也相當重要。爸媽需要跟老師多聯繫,把難題與老師討論。透過老師在教學活動上的設計,安排許多小組式的遊戲,例如:一起搭積木、蓋城堡時,孩子就比較能產生互動;或讓被動的孩子加入友善孩子的小組,比較不易被忽略;同時,也可邀請熱心的小朋友幫忙帶領,例如:「請你幫忙帶他去美勞角拿蠟筆。」孩子之間多一些個別相處的機會,更能培養出友誼。


Q3. 我的孩子和朋友吵架了,該怎麼幫他們和好?

「今天玩扮家家酒,沒讓安安當公主,她就生氣不跟我玩了。她還罵我最討厭!」 原本是好朋友,卻可能因為一時的事件而吵架,有些孩子的確會因此而傷心、難過,有些則會另結新歡。大多數孩子在小小年紀倒不會記仇吵到底,有時爭吵完後,因為下一個活動是彼此都喜歡的,又很自然地一起玩了。

給爸媽的對策:

孩子和朋友爭吵心裡一定難受。爸媽可以向孩子表達理解他的難過,例如:「吵架真不好玩!」同時要幫助孩子釐清「兩個人在吵什麼?」「想要跟朋友說什麼?」了解問題癥結後,你可以鼓勵孩子做卡片給這個朋友,或舉辦家庭聚會,讓孩子練習當小主人,邀請幾個朋友一起來家中玩;但必須請他決定要邀請誰,而不是代替他決定還要不要跟吵架的對象做朋友。

如果孩子在吵架後一直被拒絕,覺得很沮喪,就需要先重建他對自己的信心,然後才做下一步溝通,例如:「如果是媽媽,也會很難過,可是媽媽會想想班上還有誰可以做我的好朋友。」讓孩子知道朋友之間可以互相選擇。


Q4. 老師說我的孩子會拿糖果和零用錢分給同學博取友誼,我該怎麼處理?

「媽媽,我還要再買QQ糖,小威很喜歡吃耶。」有時候,孩子會陸陸續續有很多文具不見或央求媽媽重複買一些東西的狀況,直到學校老師跟爸媽說,才知道孩子把東西都分給「好朋友」;有些孩子只是很單純地想跟自己要好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東西罷了,但有些孩子可能誤以為給別人東西,別人才肯跟他做朋友,同時又拿捏不清哪些東西適合給、哪些不恰當,所以就出現看似用物質博取友誼的現象。

給爸媽的對策:

當爸媽發現孩子把友誼變成一種類似「交易」的行為時,請先不要責怪孩子,而是先了解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從討論中帶著孩子想一想:拿到東西的人一定會對他比較好嗎?如果不是分享糖果和錢這些物質的東西,還有什麼是好朋友之間可以分享的事?

透過圖畫書,往往更容易和孩子討論,例如《小雞上學》這本書裡,原先小雞覺得自己都交不到朋友,但是後來每種動物都發揮自己的專長來表示友好,河狸幫忙搭橋、兔子會跳躍、青蛙會教游泳……,小雞終於和大家手牽手成為好朋友。當爸媽陪孩子讀讀這個故事,孩子將能慢慢體會出,想成為「好朋友」的方法有很多種,而且也讓孩子發現彼此真心對待比給予物質更寶貴。

資料來源:http://www.kimy.com.tw/project/edm/47/47-99-0311.html

17.4.10

屬虎的男人

爸爸是我生命中的第一個男人。

丈夫,是我的第二個男人。

2010年4月10日,我生命中的第三個男人終於出現了。
無獨有偶,這三個男人都是屬虎的。

紀念品


現在擺放在嬰兒房裡的那張小床,曾經安撫過我家三姐弟無數個哭哭醒醒的午夜,床沿上的每一根木頭,曾經沾滿過我的口水痕跡……。我在那張小床上睡了六百多個日與夜,如今,它將傳承給我初生的孩子。

嬰兒時期的衣物,母親替我保留的不多,其中有一個環抱嬰兒的紅色小背帶,那大概是當年她背著我去逛街購物時用過的。有一套粉紅色的小毛衣和毛襪子,據說是母親好友為我縫織而成的,印象中每次去雲頂高原,小小的我都會穿上這件小衣。還有就是一張橘色的被單,毛茸茸地長得小巧可愛,可是任憑我努力追溯和探問,它卻全然不在印象裡。

隔了卅年,這些物件在漫漫長長的歲月裡一直被母親珍藏著,直到有一天我要結婚了,她便從衣櫥最頂端的一個格子裡,把它們珍而重之地拿出來與我一同回味。

小時候使用過的物件,最後千裡迢迢地隨著我從娘家來到了新婚的居所,當然,也包括了一張嬰兒床。

當初聽見母親要把這張嬰兒床轉交給我時,還一度不知所措呢。那麼大的一張木床,用普通轎車是根本載送不了的,幸運的是有個朋友開著他的羅厘,一路從芙蓉把嬰兒床運送到吉隆坡。

未有孩子的時候,是無法體會嬰兒床能給我帶來些甚麼樣的意義。小床來到新家,就被擱在儲藏室裡整整一年有餘。直到有一天,有需要用上了,才惦起自己有那麼一張歷史悠久的嬰兒床,從我還是小貝比時,就陪伴著主人一起長大,直到容不下她的體積而最後被冷藏為止。

今天,它已重新刷上新漆,整個感覺煥然一新。擺在房間裡時,突然覺得時世多麼奇妙,怎麼也沒有想到,我曾經睡過的嬰兒床,現在竟然輪到了自己的孩子。

當然,這要感謝我那細心的父母,是他們為我留下了一些珍貴的紀念品。
中國報 13-4-2010

8.4.10

倒數 ── 第 8 天

我把指甲都修剪整齊了
就等著捋某某人的皮肉
撕、壓、扭、捏的一天

不過
比較不確定的是
會不會咬人

7.4.10

倒數 -- 第 7 天

孩子,
住在媽媽的子宮裡
一定很舒服吧?

媽媽每天都能定時地感受到
你在伸展手腳,做運動

孩子,
媽媽的子宮是不是一座好好玩的泳池啊?
有時,你會遊去右邊
有時,遊去左邊

媽媽躺在床上
看著自己的肚皮
一時左邊隆起
一時右邊突出
起起落落,煞是有趣
想必是你
高高興興的徜徉在那溫暖的小小宮殿裡

孩子,
我們不是約好了嗎?
媽媽和爸爸正期待著你的降臨呢……

6.4.10

倒數 -- 第 6 天

今天不能稱作倒數了
可是
我等待中的謎底
還沒有揭曉
所以
就繼續吧
反正一天有 24 小時…

5.4.10

倒數 ── 第 5 天

中午一連被兩個人喚 aunty
聽了多麼不習慣
於是
忍不住對著大男生感慨:
「哎,我終於也有這麼一天被你們叫阿姨了」

那男生突然漲紅了臉
笑了笑說:
「妳都快做媽媽了,哪好意思叫你小姐呢」

除了朋友們的小孩
這是我第一次被兩個大男生喚阿姨

*********************

昨天夜裡
夢見自己快要生小孩了
BB 的頭已經出來了
就在剎那間
我卻吓醒了一身汗

YL 說:不要醒啊
夢的盡頭就是順利生產了
可是
我哪能控制醒與不醒呢?

4.4.10

倒數 ── 第 4 天

爸爸和媽媽周六在我家過了一晚
三個星期沒回家了
好像很久很久沒見面似
談天談到凌晨
才甘願回房睡覺

我的 10 點入睡計劃
從提議那天算起
好像沒有真正執行過

早上醒來
已經日上三竿
肚子很餓很餓
外面的熱氣逼人
我的心情非常慵懶

趁爸爸在我家
我決定佈置嬰兒房
把一些厚重的傢俱,重新排例
小小的,水藍色房間
現在看起來比較舒服和安適

今天那裡都不想去
只想好好的睡覺和休息

這會是我和 V
最後一個美好周日嗎 ?
從此之後
家裡不再是兩個人的呼吸聲

3.4.10

倒數 -- 第 3 天

這段日子
有事沒事
會上網搜尋一些媽媽們的經驗談
閱讀她們一路走來的
酸。甜。苦。辣
我相信
會有一段長時間
我需要有足夠的心理調適和堅持
學習扮演一個全新的身份

今天
看了一個媽媽在生育後
從坐月子
到哺乳期
身邊長輩們各持己見
議論紛紛
對這個新手媽媽造成了一定的壓力

然後,我的眼淚
開始不停的流、不停流
這種事都還未在我身上發生啊
我哭甚麼呢 ?

就只是覺得
一些點點滴滴啊
在經歷著的時候
會覺得很難過、很難過
可是
再難過,都會過掉的吧

我要從這個角度
時時刻刻
提醒自己

2.4.10

倒數 ── 第 2 天

早上起了個大早
吃了四片面包一杯巧克力奶
(最近的胃口特好)
看完了昨天的夜報
高高興興開車出門

今天約了醫生復診
準備做第二次的胎心頻率(CTG scan)測試

測試房裡
有一面很明亮很寬闊的窗
窗外
是一棵棵排列的大樹
陽光透過那面窗
灑了進來
我躺在沙發上
一邊傾聽孩子的心跳聲
一邊欣賞窗外的青翠緑葉

想起第一次等待寶寶的心音結果時
那份忐忑不安的心情
還歷歷在目
彷如昨夜

如今
我一個人
靜靜地聆聽環饒在房間裡的心跳聲
他是那麼的急促而有規律
這時
我才知道
原來胎兒的心跳頻率和成人不一樣

1.4.10

倒數 ── 第 1 天

3 月最後第 2 天
V 在臨睡前對我說:明天起,我們要 10 點睡覺。
我問他為何。
他說:
如果半夜要起床,我們起碼有足夠的精神和體力來抗戰…

31 號晚上 9 點 30 分
那麼巧
有 4 個朋友接續來電
關心進展
於是 聊啊聊
到了將近 11 點,真的要睡了
我摸著肚皮對孩子說:
我們快要見面咯

V 提醒我:你要告訴他今天是幾號

清晨 4 點,
上了個廁所後就無法再入眠
醒在安靜的早晨
只聽見遠處傳來的雞啼聲
走進客廳 捻了一盞燈
把多個月來的專欄剪報
一一整理歸納,粘進剪貼薄裡
然後
打開電腦,
想說再多寫幾篇文章給報館備用

時間一點一點溜掉
一個人獨處時
能非常清晰地感受到身體裡面的每一種變化
我只能說
到了某一個特定的時候
妳需要這麼仔細的
觀察自己
了解自己

如果你問我
緊張嗎
那感覺是
好像去買了一張彩票
在等待著開彩的那一天
不知自己有沒有中獎

而我
幻想著是在哪一種情況下
發現孩子快要出生了
是先破羊水嗎還是每隔幾分鐘的陣痛

是的,等待令人期待……

如果忘了



「一天我們老了,而我又有老人痴呆,你還會打電話給我無聊一番嗎?可能那時我也不知道你是誰了,但我也會一樣地和你無聊下去。」

以上這句話不是我寫的,是從一個網友的日誌上讀到的,然後第一個感覺是我想把它占為己有,當作是自己的心裡話,於是把它抄了下來變成一則簡訊,發送給兩個有事沒事都會給我一通電話哈拉閒聊的朋友仔。

生活中沒有再多一個人會時不時給我一通問候電話的人了。

想想這十多年來,依舊能與我保持一周最少一通電話聯絡的朋友,就只有那麼的兩個人,這好像也成了一種習慣,不管是天氣晴朗還是風雨交加,在特定的時間,我必定會接到一聲簡單的問候,有友如此已經足夠。

年少的時候,一度以為離別即是永不相見,可是日子一天一天過,儘管我們當中有人離鄉背景,有人遠赴他國,有人結了婚,可是友誼並沒有因為距離而漸行漸遠。

活到了一定的年紀時,我開始相信我們會一同老去。看著彼此頭上的白髮日益增多,看著對方的肚腩日益圓潤……。

現在我們會並肩出席朋友的婚宴或孩子們的彌月聚餐,再老一點時我們會聚攏一起談談兒女經,更老一點時也許就是一同出席某某人的喪禮了……而如果,我是說如果有一天,我們其中一人患上老人痴呆症,什麼都忘了,到時你還會不會像現在一樣給我一通電話,依然漫無邊際地閒話家常?或細數前塵?

假如忘記的人是我,我希望一些細碎的往事,可以再次從你的口中得知,偶爾聽聽你說一些老朋友的近況,或者是你家的諸事八掛。就像現在那樣,有時會為了生活中發生的小事而一同回味年少輕狂的日子,有時純屬無聊只想打一通電話,問一句:吃飽了沒,也甘心。

雖然到時我甚麼都忘記了。

結果你回復我的簡訊,只輕輕地說:「到時我會買下那家電訊公司,繼續和你煲電話粥。」


中國報 3-2-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