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10

生氣的源頭


上個月出席了一個講座會,談論的主題是「情緒壓力」。

出席講座的人以在職女士居多,少部份是家庭主婦,而男士卻是現場最稀少的人種。

我一個人出席,V 本來答應陪同,可是後來因為有要事走不開,結果只好孤伶伶一個人坐在一角,小心觀察和聆聽。

如果要通過一個兩小時的講座,學會情緒智商並因此消化了自己的壓力,那是不可能的事。不過,聽講座和讀書一樣,在那沉長的過程中,總會有一兩件事讓你突然頓悟,或成為借鏡,那麼就值回票價。

座上有個在職媽媽提出疑問:「我經常打孩子,她今年三歲。打了孩子後我又害怕又心疼,怕有一天她和我不再親近。三歲小孩到底能記住多少事?我該怎麼辦?」

主講人郭紅蕾的回答非常干脆:「妳打孩子的原因是甚麼?是對她有所期待還是惹妳生氣了?」

在職媽媽:「她惹我生氣。下班回到家已經疲倦,可是卻發現她不做作業,不聽話而且很頑皮。」

主講人反問:「一個只有三歲的小孩,妳能期待她做些甚麼?她能成就哪些大事?孩子那麼小,她今天無法對妳的情緒作出反應,但是這將會是她記憶中的一部份。試問,妳生氣的源頭在哪裡?肯定不會是因為回家後看見孩子頑皮而生氣吧?」

在職媽媽不再表態,現場的氣氛突然冷了下來。有人是否開始在思考了?

我們的教育指導一個人要控制脾氣和情緒,然而正確處理各種情緒的方法不是壓抑、排斥、否認或忽視真實的感受。相反的,是在情緒出現時,在它自然流露的同時,我們要合理的區分、發現並利用這些信號,以及信號產生的原因,才能真的避免所謂的「壞情緒」。

當我們開始發現或觀察自己的感受時,「情緒」已經減少很多。

1 則留言:

M.Y. 提到...

三歲就要做功課???天啊

是的,我們的怒氣/失望/等等情緒,待它爆發出來時,只要清醒的看清楚一點,大部分都是源自自己對對方或者某件事情的期待和希望,這些講座真的很好啊,可以幫到許多人

前天回到倫敦了,小P這三個星期又有許多新的進展,生命好奇妙 :)